“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深入分析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系統部署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東至黑龍江松嫩平原西部,有一片萬里風沙帶,這里黃與綠交織著、林與沙較量著,見證人與時間的力量。從1978年開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拉開序幕。一茬接著一茬干,幾代人、億萬人民硬是筑起了綿延萬里的“綠色長城”。
“這件事不能歇腳,不能松懈。”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將防沙治沙比喻成“滾石上山”,并強調“搞生態文明建設,上要對得起中華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對我們的子孫后代有所交代”。力重千鈞的話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和人民負責、不斷把生態文明建設推向前進的堅定決心和意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同時,也必須清醒認識到,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建設美麗中國是其中的重要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錨定新任務,奮進新征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保障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不受威脅和破壞;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強化法治保障,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強科技支撐,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大力度,攻堅克難,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努力繪出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
(編輯:曠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