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中游7省區是發展不充分的地區,同東部地區及長江流域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滯后……”面對黃河沿線發展之困,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
發展水平不均衡、內生動力不足、生態環境脆弱……長久以來,黃河流域的發展一直面臨著諸多短板。諸多問題,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觀制約,也有后天失養的人為因素。
瑪爾擋水電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與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交界處的黃河干流上,項目所在地平均海拔3300米,總裝機容量232萬千瓦,是黃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裝機最大的水電工程,屬于國家和青海省重點能源項目,也是國家實施“西電東送”和“青電入豫”的骨干電源點。2024年4月1日,瑪爾擋水電站首臺5號機組正式并網發電。圖為當天拍攝的瑪爾擋水電站。 新華社記者 張龍/攝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有多少湯泡多少饃”。
水是發展的命根子。然而,中國的國情之一是缺水,黃河流域更缺水。
有組數據:黃河途經9省區入海,以占全國2%的水資源量,支撐著全國12%的人口、17%的耕地、13%的糧食產量、14%的國內生產總值。
“黃河水資源量就這么多,搞生態建設要用水,發展經濟、吃飯過日子也離不開水,不能把水當作無限供給的資源?!绷暯娇倳浬羁讨该?,“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有多少湯泡多少饃’,要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讓水資源用在最該用的地方”。
建立水資源承載力分區管控體系,限制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城市發展規模、高耗水項目建設和大規模種樹,建立覆蓋全流域的取用水總量控制體系……近年來,全黃河流域行動起來,“有多少湯泡多少饃”的理念深入到各行各業的發展當中。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睆墓胖两?,河套灌區的建設與發展,保障著當地農業繁榮不息。
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套灌區水量信息化監測中心,仔細端詳7級灌排體系。當地負責同志介紹說,現在,多泥沙狀態下自流測水的難題,他們已經解決了,“下一步還要進行現代化改造”。
“看到灌渠建設,我很感慨,一個是我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再一個是幾千年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的創造,非常可貴?!绷暯娇倳浻芍愿袊@。
今天,河套灌區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灌區完全依賴人工傳遞記錄水情信息的時代一去不返,實現了水情聯合、實時、精確監測調度。
何止是河套!青海塔拉灘,綿延的光伏板助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山東渤海之濱,多項自動化技術助力碼頭運營效率顯著提升……上中下游,內陸沿海,科技創新賦能黃河沿線高質量發展的案例數不勝數。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求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創造更多生態產品”,囑咐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指示區域中心城市等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提高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站在全局高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謀劃沿黃各省區發展定位,指導黃河沿岸地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
山東、青海兩省簽署協議,深化在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智慧生態黃河、生態環保產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山西、陜西兩省簽訂協議,合力推進晉陜大峽谷、汾渭平原等生態環境保護,共同推動左右兩岸“一泓清水入黃河”。
河南、山東兩省達成合作,以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協同發展,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黃河沿岸的發展一定要有大局意識,站在國家的、全局的角度考慮,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绷暯娇倳浢鞔_要求。
(策劃:周昭成 許文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