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民主政治發展規律,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樹立了光輝旗幟、確立了鮮明主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和完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豐富各層級民主形式,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現實體現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高標準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運行,通過“開門立法”等方式,有效架起社情民意“連心橋”。圖為2024年9月9日,在章貢區南外街道紅環路社區,當地立法聯絡員同社區居民進行交流,就相關法律立法進行意見征詢。 人民圖片 胡江濤/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在我國,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各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從國家機關的性質、設置到國家權力的分配、運行,都體現了權力來自人民、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的價值理念,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大制定、修改憲法法律,監督憲法法律實施,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也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法治保障。
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大的重要職責,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機活力的關鍵所在。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健全人大議事規則和論證、評估、評議、聽證制度,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把人大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在職責范圍內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建立健全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共有27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約147萬人次提出415萬多條意見建議。2015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先后設立45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帶動省、市兩級人大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7300多個,暢通了基層群眾參與國家立法的民主渠道。2020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設立基層聯系點13個、高校聯系點2個,推動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政府債務管理監督和財稅立法工作等更好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大代表肩負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要站穩政治立場,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礎。各國家機關要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健全聯系代表的制度機制,高質量做好代表議案建議工作,把代表反映的民意訴求體現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要發揮代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點優勢,發揮代表專業特長,豐富代表聯系群眾的內容和形式,傾聽和反映群眾意愿呼聲。目前,各地建成20多萬個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基本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為各級人大代表依法履職、聯系群眾搭建了有效平臺。要建好用好各類機制和平臺,活動內容聚焦代表法定職責,活動方式便于代表發揮作用,打造更加真實、有效、管用的“民意窗”、“連心橋”。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策劃:盛瑋 審核:李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