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
王靈桂
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近代以來與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并立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學習改革開放史,要求我們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偉大成就、寶貴經驗,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偉大革命的根本成就。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趕上時代步伐、加快發展自己,是黨實行改革開放的重要出發點。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艱辛探索中也經歷了嚴重曲折,我國同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而世界經濟正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內外發展大勢要求我們黨進行改革。鄧小平同志尖銳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柏毟F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歷史經驗,順應黨心民心和時代潮流,果斷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改革的浪潮勢不可擋;從沿海到沿邊沿江沿線,從東部到中西部,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40多年風雨同舟,40多年披荊斬棘,40多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奮力高擎改革開放偉大旗幟,聚焦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打通理順許多堵點難點,很多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理論和實踐取得歷史性進展,開創了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全面深化改革大刀闊斧、攻堅克難,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截至2020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40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和17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500多個重要改革文件,推出2000多項改革方案。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的背景下,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5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經濟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17.4%;人均超過1萬美元,在參與排名的194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第63位,大幅提升6位。
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全面增強,高速鐵路、移動通訊、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我國在改革開放中探索出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拓展了落后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充滿深情地說,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探索和實踐中找到了、堅持了、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能夠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走出了正確道路是根本原因”。
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海南正用更多元化的重點項目不斷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圖為位于三亞市的亞特蘭蒂斯度假區。 新華社發 張麗蕓/攝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時期開創的,也是在這一歷史時期不斷發展和完善的。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就莊嚴宣告:“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4億多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開放,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唯有獨立自主進行探索。40多年來,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現實國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活生命力,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改革開放這一新的偉大社會革命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謀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正是因為實行改革開放,大膽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的生產關系,才調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極大激發了全社會的發展活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也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不斷變化和改革的社會,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歷史和現實表明,改革開放是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邏輯起點,又是不斷拓展這一道路的強大動力。
找到一條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這條道路更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看準了,認定了,就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保持戰略定力,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不僅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從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到奪取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勝利的關鍵一招。40多年來,在向著宏偉目標努力奮進的征途上,來自體制機制、思想觀念、外部干擾和阻礙等方面的困難和挑戰從來沒有消失過。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和挑戰,黨領導人民通過改革開放,在發展中不斷解決了一系列攔路虎、絆腳石,不斷開創新的工作局面,推動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一步步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
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之路無坦途。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中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可以說,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多年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合理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唯有繼續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爭當改革促進派、實干家,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才能不斷創造新的更大奇跡,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世界上一些國家在改革開放問題上決策失誤、方法失當,從而造成諸多惡果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關鍵是堅持正確方向、立場、原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關鍵是我們把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始終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痹诟咂瘘c上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堅持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备母镩_放40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