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經濟社會發展依然有諸多有利條件,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譜寫‘兩大奇跡’新篇章。”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堅定信念和高度自信,對于全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精神,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新的歷史偉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根本在于始終堅持并發揮好我國制度優勢。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宣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獨特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創新,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同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競爭較量更為尖銳復雜,必須始終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提供堅實保障。
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重點在于牢牢把握并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我們要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不斷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才能為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續寫“兩大奇跡”新篇章關鍵在于成功化解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要深入研究經濟社會領域的重大問題,作出戰略謀劃,提出具體措施。要加強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實現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特別是要重點研判并有效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在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中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
原載《黨建》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