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安徽代表團審議時的“三嚴三實”講話,為黨員干部的為人之道、處事之法樹立了準則和標尺。今天,讀完這三本書后發現,習近平總書記的深邃思想來源于他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來源于他一以貫之的人格品質和人民情懷。
嚴以修身見品格。三本書中很多采訪對象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習近平同志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樸素和節儉,比如穿衣不求新不求貴,甚至是“有點土”;吃飯簡簡單單,沒有一次鋪張浪費;出行也從未提出過多要求,有時候一輛自行車就是他的代步工具。從梁家河到正定,再到廈門,雖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他始終保持著樸素的作風,可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是印刻在他的品格中,從未磨滅,也永不消退。
在我國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的今天,為什么艱苦樸素的作風依然重要?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給出了答案: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從三本書中看到,習近平總書記這樣的遠見卓識和深刻思想,是他嚴以修身的實踐凝練,樸素作風的總結升華。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身處優渥環境而不改樸素本色的精神境界,永葆共產黨人艱苦樸素的精神和作風。
俯身實干只為民。一位與習近平同志有幾十年交往的記者說到,習近平同志講話不像有些人那樣滔滔不絕,長篇大論,反而他講話的特點是很實在,不喊口號,有啥說啥,就如同他做事做人一樣,不擺花架子,踏踏實實。正所謂大道理講千遍,不如實事干一件。在正定短短3年時間里,習近平同志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全縣所有公社、大隊;在寧德,一個月跑遍了全部9個縣,一年完成了9個縣的基層信訪接待。無論到哪里,習近平同志總是俯下身子,親自調研,了解最真實的情況,掌握最詳盡的細節,用實干家的精神為民謀福利謀幸福,把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至上是習近平同志工作中不變的準則。在被稱為“閩東老九”的寧德,他把帶領閩東百姓擺脫貧困的任務擺在首要位置,提出了“弱鳥先飛”理念,倡導“滴水石穿”精神。在廈門,他登高望遠,領導制訂《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為廈門百姓的長遠幸福規劃了藍圖。他所做的每一件實事都飽含著濃濃的人民情懷,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是在這一件件實事中一脈相承而來、豐富和完善起來。
這三本書是傳記書,我們在其中追尋習近平同志領袖品質的足跡。這三本書也是教科書,我們在其中學習為人做事之道。這三本書更是歷史書,我們在其中找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起源和實踐基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習近平總書記的精神品質和思想作風,是每一個黨員干部對照的最高標準和學習的最好榜樣。
責任編輯:李涇一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