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呼喚完善的城市生態規劃

          2020年05月20日 09:30:57
          來源: 《紅旗文稿》2020/10 作者: 韓林飛

            公共衛生事件看似偶然,實則與人類的行為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最初的鼠疫、天花、黑死病、霍亂,到如今的SARS、MERS、埃博拉、新型冠狀病毒,可以說,城市幾乎成為所有疫災的滋生地,為菌毒的擴散提供了理想環境。究其根本,人類作為生物圈的一部分,應該與生態環境建立和諧統一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生態環境,而生態環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生物系統。生物系統可提供食物、藥材、燃料等基礎材料,可維持生物圈的功能、生物鏈的運行發展,其穩定性可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抵抗自然災害和外來物種入侵,保障人類生活環境的穩定和各類活動的進行。未被人類活動過分干擾的自然系統本身具有足夠的恢復力與緩沖力以防止生態系統的崩潰。但由于人們認知水平的限制,破壞了生物系統,導致了植被覆蓋率銳減、瀕危物種數量急劇減少、資源急速消失等環境問題,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發展。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今天,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頻發、經濟波動劇烈,城市面臨著各種沖擊。人居環境與自然環境正處于失衡狀態,人與生物的“對抗”也使雙方兩敗俱傷。生態環境、城市發展與人的認知能力、保護意識的提升密切相關,通過生態化的人居環境與生態規劃,可以有效規避由人類對自然的無度索取與反規律改造導致的自然反噬,且在自然災害或人為災害發生時起到積極的療愈與恢復作用。生態化的人居環境有利于保護資源、減少負荷、維持生態環境的質量,也有利于保持人類的身心健康,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生態化的和諧城市空間,有助于增強城市社會系統和生態系統的適應力。因此,應正確認識人與生物的天然紐帶關系,營造人、生物和諧共生的生物友好型健康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要充分認識規劃對于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疫情之下,城市生態規劃在關注人、城市、環境健康的同時,更應著重關注生物的健康。城市是許多不同形式的生命居住和占據的空間,生物系統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亦有其重要作用。將生物規劃增加到生態規劃中,可以保障規劃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使城市建設與人類活動能夠從與微生物、植物、動物的互動中受益。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生態規劃工作中,在思想上,主動地改變觀念,注重“天人合一”,將對生物鏈的理解和認識加入到生態規劃細則中,重點關注人與生物之間的和諧共生關系。在目標上,從局限性的氣候條件規劃轉變為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復合系統規劃,使以風、水、土壤、空氣等環境要素組成的生態環境與人、生物的和諧統一。在機制上,完善生態系統全面性評價,進行自上而下、詳盡統一的生態城市空間戰略布局,并注重規劃編制、管理、實施體系的縱向梳理。在疫災的防范上,從生態系統完整性的角度研究、分析疾病傳染的根源,借助生物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力量減少疫災發生的可能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時明確指出:“要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保持濕地生態和水環境。要把保護好西湖和西溪濕地作為杭州城市發展和治理的鮮明導向,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方面創造更多經驗。”人類作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天生擁有對自然系統和自然過程的喜好,喜愛生命或具有生命、類似生命形式的非人工環境,這是一種自發的親生物性的直觀表現。濕地是地球之腎,為20%的生物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有的濕地還是地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因此,濕地作為城市與自然之間的親生物空間,是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生物和諧共生的有效方式。城市可以通過保護或創造濕地棲息地來緩解城市化對生物物種的有害影響,大幅降低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人類可以把自身親生物性的特性通過濕地運用于城市生態規劃設計中,在不同尺度上進行親生物性的空間設計干預,促進生態多樣性發展,使城市朝著更綠色、更自然的方向發展。這不僅有助于城市韌性的提升,而且能夠促進人、生物與自然的和諧。

            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態規劃工作中,形式上要注重創造低度干擾下的有機與自然形態,尊重自然、親和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重點關注資源的最有效利用,消除污染,營造野生動物與人類和諧共處的優生態居住環境。方法上要注重互感互通的韻律交織,通過富有自然韻律的空間設計,喚起人的親生物天性,發揮人的生物感知力,利用生物對人精神上的療愈作用,在對環境進行修復的同時加速人體的治愈和康復,取得人與環境的雙贏。總之,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居住環境、創造人與生物的親近空間,利用各種方式喚醒人類對生態生物的認知與生態保護意識,是城市規劃中生態保護與優化的必要方式,它可以實現人與動植物和諧共生的韌性,形成“城市動態生態系統”——一個人與自然有機相聯、具有抗干擾力與免疫力的有序循環系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取得長足進步,成就斐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城市規劃建設的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涌現出越來越多人與生物、自然和諧相處的健康宜居城市。我們堅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中國人民,一定會在城市生態規劃和健康宜居城市建設方面邁出新的步伐、取得更大成績,人民群眾的健康在城市化過程中一定會得到更好的實現。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李涇一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 放荡的女老板bd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在线观看| 黄大片在线观看| 女律师的堕落高清hd|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古典|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色综合网站|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北条麻妃一本到高清在线观看| 高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又粗又长又爽又大硬又黄|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的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www.嫩草影院| 手机看片国产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app| ffee性xxⅹ另类老妇hd| 性宝福精品导航|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