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评论员:还汽车行业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求是网

求是网评论员:还汽车行业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2025-09-18 08:53:5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一些网络乱象甚嚣尘上。数据显示,部分车企每月遭受的恶意造谣、诋毁信息高达数千甚至上万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AI合成制作虚假图片、视频,精心编织和炒作涉车企负面话题,对企业的正常销量波动进行恶意解读与放大。例如,此前一段由AI伪造的新能源汽车起火视频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一周内衍生出上百个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亿次,严重误导公众认知,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此外,部分打着“新闻监督”、“科普测评”幌子的账号,实则是“以商养测”、“商测合一”,通过不规范、不透明的测评方式,输出有失偏颇的结论,严重干扰消费者的判断。

  当“黑公关”成为产业链条、“参数大战”沦为营销标配,行业就会滑向“劣币驱逐良币”的危险边缘。网络“黑嘴”的肆无忌惮,不仅扭曲企业竞争逻辑,更动摇产业发展根基。对汽车产业而言,企业或是陷入“研发不如刷单、创新不如抹黑”的逆向选择,或是疲于奔命应对舆情,消耗了大量本可用于发展的战略资源;消费者在虚假信息与夸大宣传中迷失,理性决策受到干扰,合法权益遭受侵害。长此以往会透支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反噬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这类网络乱象阻碍了资本、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破坏了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与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背道而驰。

  乱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汽车行业的“内卷式”竞争。随着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进入白热化,一些企业为了在短期内抢占身位、获取优势,不惜铤而走险,企图通过雇佣网络水军、散布谣言等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目的。在这种短视的竞争观念驱动下,一条包含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网络“黑嘴”的灰色产业链滋生了,进而催生了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一系列沉疴痼疾。 

  此次六部门联合出手,针对汽车行业网络乱象进行专项整治,是推动汽车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有力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通知》要求,不断强化监管与执法力度,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网络平台企业要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黑嘴”账号的甄别与管控,完善平台内的涉企侵权投诉举报与快速处理机制。汽车企业自身更要坚守商业伦理和法律底线,自觉抵制网络乱象,将竞争的重心回归到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与技术创新的正道上。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整治正当其时。只有还汽车行业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推动中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舒予)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张盼 审核 - 王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