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 求是网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境外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综述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倪光辉 胡家升 2025-09-13 10:20:26

  初秋的风,携着一则讯息翻山越海,轻轻叩动了境外华侨华人的心扉。

  8月29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公布第四批3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包括4处境外抗战纪念设施。这一刻,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为之动容、为之振奋。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许多华侨华人相聚在境外的抗战纪念设施,开展纪念活动,深切缅怀抗日英烈和遇难同胞,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铭记历史

  8月7日,缅甸密支那市郊,碧空如洗。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组织密支那云南同乡会联合密支那全体侨团侨社代表、中资企业代表、育成学校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共200余人,来到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前,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默哀。

  20世纪40年代,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派出远征军赴缅对日作战,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当年远征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土地上举行纪念活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密支那云南同乡会理事长刘本统说。

  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包尔,有一处中国抗战将士和遇难同胞陵园。二战期间,先后有1600余名中国战俘被运送至拉包尔成为劳工,600余名中国抗战将士和同胞长眠于此,其中就有部分属于在淞沪会战期间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8月17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外交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组成的代表团来到拉包尔。

  “我们前来祭扫,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凝聚开创未来的奋进力量。”代表团成员感慨道。

  在香港西贡斩竹湾的海岸边,一座以步枪为造型的纪念碑格外醒目,碑座上刻有碑文,讲述着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抗击日军侵略的事迹。抗战期间,港九独立大队在西贡成立,不少西贡居民投身抗日活动,千余名队员无畏无惧、与敌周旋。

  8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在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园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在抗战遗址加设纪念牌匾及史实资讯等,让市民更全面认识抗战历史和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珍爱和平

  8月1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南侨机工纪念馆揭幕仪式现场,各界人士和当地民众冒雨向纪念公园中的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献上花圈和鲜花。

  公园里,庄严的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静静矗立,它的后方是一面弧形延伸的纪念墙,墙上镌刻着3000余个南洋华侨机工的名字。

  “外公朱松胜就是一名南洋华侨机工,当年他虚报年龄回国支援抗战,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驾车行驶在滇缅公路上。”来自广西南宁的梁衡指着纪念墙上外公的名字说,“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

  1939年起,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先后有3000余名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在滇缅公路上驾驶卡车抢运军需物资、抢修运输车辆,保障了“抗战生命线”。他们中有教师、医生、商人、工程师,其中不乏家境殷实者。据统计,1000余名南侨机工献出了宝贵生命,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揭幕仪式上,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说:“虽然二战已经结束80年,但任何不尊重和平的行为,我们都必须坚决反对。”

  6月20日,苍松翠柏掩映下的“九·二〇”抗日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驻棉兰总领馆在北苏门答腊省丹绒摩拉哇镇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向“九·二〇”抗日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

  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动情地说:“8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与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命运与共

  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是为了告诉人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是向全世界传递一个理念——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清明节前夕,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北郊,华侨义山公墓绿树成荫、飞鸟低鸣,这里安葬着200余位菲律宾华侨抗日英烈。

  就在祭扫的前一天,菲律宾华侨抗日纪念馆工作人员接到一位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战士后裔的电话,委托她代为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对她说,在如今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人们共同珍惜和平、互利合作、友好往来,才是对这些抗日英烈的最好告慰,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最好纪念。

  在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抗联故事。

  1941年,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在日本侵略者的合围下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危急时刻,苏联军民向抗联将士敞开了怀抱。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由此于1942年诞生,谱写下一段中苏人民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佳话。

  2025年8月28日,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英烈纪念设施竣工开园仪式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隆重举行。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姜笑洋、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副州长梅利尼科夫及社会各界代表百余人出席,共同缅怀抗日先烈和中俄两国遇难同胞。

  “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是中俄两国人民携手抗击法西斯主义的光辉象征。我们将持续守护双方共同的历史记忆,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姜笑洋说。

  据了解,目前在境外有中国人民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百余处,主要包括在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等国30余处,在港澳地区80余处。

  “抗战纪念设施是讲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事实与贡献、彰显中国始终致力于践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我们将继续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境外抗战纪念设施,讲好抗战纪念设施故事,组织好祭扫纪念活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张盼 审核 - 于波